不同拉压模量土工格室有限元模拟
将不同拉压模量理论应用于土工格室的有限元模拟中,土工格室节省土地资源,考虑土体和土工格室的力学性能,土工格室,选取一段软土路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与分析,将分析结论与以往方法所得结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将不同拉压模量与数值模拟相结合适用于土工格室的有限元分析,与实际情况比较相符。在实际的模拟中对于具有不同的拉压模量属性的材料其数学模型是很难建立的,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土工格室防冲浊,受拉和受压的关系用双线性模型来表示











高水位下CFG桩与土工格室复合地基方案优化
方案选定后,对方案进行优化和细化,使方案更加经济合理,工程参数更为具体,土工格室固土,也更便于施工质量控制。
(1)CFG桩:为节约投资,对隧道顶层分区处理,分为8个区域。仅3区~8区隧道顶层采用CFG进行了加固处理,根据不同区域回填土质、回填深度和回填时间等特征,分区进行优化设计。即3~7区隧道顶层部位CFG桩间距为1.7m,隧道两侧CFG桩间距为1.5m,8区CFG桩间距为1.7m。桩身深控制为12m。桩径为400mm,梅花形布置。桩身强度为C15。隧道拱两侧采取CFG桩震动沉管法,拱顶采用螺旋桩,以保证隧道结构不受破坏。

(3)处理范围及深度:沿轨道交通走向P30--P47+18.14的范围,对应的轨道交通里程为D1K177+583.02--D1K176+884.88。由于隧道已经施工完毕,为保证本次地基处理不影响隧道衬砌结构,因此,此次处理CFG桩深度控制不超过隧道结构顶部上1.5m,平面上布桩距离结构边1.5m。